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君看魏帝邺都里

2024-05-07 18:34:24

『君看魏帝邺都里』诗句汉字解释:

君:尊也。从尹从口,治理发号。古文象君坐形。故从口。;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

看:最早见于《说文》。《说文·目部》:看,睎也。本义:用手加额遮目而远望。引申义:指估量。

魏:阙宫门的台观;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汉·班固《典引》;又如象魏(古代宫门外的阙门);魏观(即魏阙、魏象;古国名;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魏闻之。--《战国策·齐策》

帝: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而这样的人必然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愿意让他来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导教化大家,于是所有人推举他为最高管理者。由于后来人们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于是“帝”的意义发生变化,由原来代表道德修养境界变为后来的地位象征。这是华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后来的所谓“帝制”说法。战国以前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已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为后世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邺: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

都:部首为“阝”,有两种读音,分别为“”“”,有7种释义:1.大都市。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3.美好。4.总。5.居。6.古代称头目、首领。7.古代的姓氏。

里: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语尾助词、量词等词性,含义丰富。

『君看魏帝邺都里』诗句词语解释:

魏帝:注释(1):魏武帝曹操。诗句: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出自:《望鹦鹉洲怀祢衡》李白注释(2):即曹操。诗句: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出自:《西江怀古》杜牧

邺都:1、指邺城。因曾作都城,故名。汉王粲《从军诗》之四:“朝发鄴都桥,暮济白马津。”晋陆云《岁暮赋》序:“永寧二年春,忝宠北郡,其夏又转大将军右司马於鄴都。”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诗之三:“湘浦烟波无旧跡,鄴都兰菊有遗风。”

都里:1、乡里,故里。明何景明《龙湾草堂记》:“夫龙门河洛之间,古圣贤之都里,声教遗风存焉。”

『君看魏帝邺都里』古诗词出处:

古兴(李嘉祐)

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君看魏帝邺都里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