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鸣鞞动塞山

2024-09-25 22:30:14

『鸣鞞动塞山』诗句汉字解释:

鸣:基础释义;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鞞:古同“鼙”,鼓名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牛~〕古县名。

动:从重从力,重×力=动1.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使开始发生:发~。3、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非静止的:~画。7、可变的:~产。8、行为:举~,~作。9、常常:~辄得咎。

塞:本意是指阻隔、堵住,也指填塞、充满,还指边界上险要地方。在《送李愿归盘谷序》和《列子·汤问》等文献均有记载。

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鸣鞞动塞山』诗句词语解释:

鸣鞞:1、敲击鞞鼓。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清姚燮《金鸡山之战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死亡》诗:“白日鸣鞞走地雷,隔江纛偃大行臺。”

『鸣鞞动塞山』古诗词出处:

送李左丞巡边(许棠)

走马冲边雪,鸣鞞动塞山。风收枯草定,月满广沙闲。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出自『送李左丞巡边』的句子:

  • 狂戎侵内地
  • 左辖去萧关
  • 走马冲边雪
  • 鸣鞞动塞山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