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九夷咸底定

2024-03-22 05:58:30

『九夷咸底定』诗句汉字解释:

九:大写为“玖”。在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现在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正整数。

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东方之人。即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西南僰人,焦侥从人。葢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从弓者,肃慎氏贡楛矢石砮之类也。

咸:从戌从口。皆也,悉也,全部也。;普遍都,全部;咸,皆也,悉也。——《说文》;(会意。据甲骨文。从戌,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3);咸刘厥敌。——《书·君奭》(4)毕;终;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汉·扬雄《法言》表示某一范围的全部,相当于“全”,“都”。例如:老少咸宜,少长咸集。生活中比喻象盐那样的味道。

底:表示最下面的部分、图案的基层,或者末了,也可引申表示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又同“抵”,达到之意,另在古白话中也表示领属关系,义同“的”。

定:会意。从宀,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与乱或动相对;定,安也。--《说文》;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九夷咸底定』诗句词语解释:

九夷: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2、泛称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於九夷八蛮。”孔传:“九、八,言非一。”《文子·精诚》:“故秦楚燕魏之歌,异声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唐李白《明堂赋》:“九夷五狄顺方向而来奔。”明陆深《传疑录》:“诸侯述职,於是乎布政。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

底定:1、达到平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蔡沉集传:“底定者,言底於定而不震荡也。”底,一本作“厎”。2、引申指平定;安定。《周书·尉迟运传》:“东夏底定,颇有力焉。”宋王禹偁《平阳公主赞并序》:“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明李贽《与凤里》书:“一身漂泊,何时底定。”

『九夷咸底定』古诗词出处: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宁和(佚名)

七德已绥边,九夷咸底定。景化覃遐迩,深仁洽翔泳。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