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日旰山西逢驿使

2024-03-30 16:11:57

『日旰山西逢驿使』诗句汉字解释:

日: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离为日,为火。--《易·说卦》;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旰:晚,天色晚〔~~〕盛大的样子,如“皓皓~~,丹彩煌煌”。

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西: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往西走;向西去;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逢:也是姓氏。部首是辶,含义是遇到,遇见。

驿:驿站,旧时供来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中途换马或暂住的地方。现多 用于地名。

使:使,从人从吏,速疾之意也。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从吏,指低级官员。令者,发号也。使,从也。天以时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兽以力使。——《管子·枢言篇》官名。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明清常设的正规官中亦有称使者,如通政使,布政使,按察使等。

『日旰山西逢驿使』诗句词语解释:

日旰:1、天色晚;日暮。《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杜预注:“旰,晏也。”杨伯峻注:“旰,日晚也。”《汉书·张汤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宋孔平仲《续世说·箴规》:“韩滉专政,每奏事或日旰,它相充位而已。”

山西:1、山的西坡。《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邵晋涵正义:“山西暮乃见日,故曰夕阳,山东朝乃见日,故曰朝阳。”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史记·太史公自序》:“萧何填抚山西。”张守节正义:“谓华山之西也。”宋苏辙《六国论》:“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灭亡。”3、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隋末置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清至今皆为山西省。

驿使: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唐杜甫《黄草》诗:“秦中驛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王闿运《上张侍讲启》:“每询驛使,知寓南昌,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2、指外族通译的信使。驛,通“译”。《后汉书·鲜卑传》:“及南单于附汉,北虏孤弱,二十五年,鲜卑始通驛使。”刘攽校曰:“案,驛当作译。”3、借指梅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宋朱淑真《绛都春·梅》词:“寒阴渐晓,报驛使探春,南枝早开。”参见“驛使梅花”。

『日旰山西逢驿使』古诗词出处:

突厥三台(盛小丛)

马邑阑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出自『杂曲歌辞·突厥三台』的句子:

  • 雁门山上雁初飞
  • 马邑阑中马正肥
  • 日旰山西逢驿使
  • 殷勤南北送征衣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