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钩陈周卫俨旌旄

2024-04-06 23:56:12

『钩陈周卫俨旌旄』诗句汉字解释:

钩: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钓鱼或挂物用的钩;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鉤,曲也。--《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金路鉤。--《周礼·春官·巾车》;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晋语》。注带鉤也。;岂谓一鉤金。--《孟子》;窃鉤者诛。--《庄子·胠箧》;以尔鉤援。--《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作刀剑鉤鐔。--《汉书·韩延寿传》

陈: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古国名;陈,宛丘,舜后妫(畧))满之所封。--《说文》;陈,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陈朝;战阵;行列;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姓;陈;陈设,陈列;陈,列也。--《广雅》;陈,布也。--《玉篇》

周: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周,密也。--《说文》;忠信为周。--《国语·鲁语》;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责己也重以周。--唐·韩愈《原毁》

卫:卫的古字形像四足环绕着城邑,本义为守卫。引申指守卫者,如门卫、侍卫。另引申指边远的地方。卫也指古代九服之一,或五服之一,等等。又为周朝国名,又作姓氏用字。

俨:1.庄严。2.好像;活像

旌:1.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彩色羽毛做装饰的旗子。2.表扬

旄: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古同“耄”,年老。

『钩陈周卫俨旌旄』诗句词语解释:

钩陈:1、亦作“钩陈”。星官名。《文选·扬雄<甘泉赋>》:“詔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李善注引服虔曰:“鉤陈,神名也。紫微宫外营陈星也。”唐李峤《奉和拜洛应制》:“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臺。”清钱谦益《答越卓凡宪副》诗:“我欲为君歌督护,夜阑酹酒向鉤陈。”2、指后宫。《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鉤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李善注引《乐叶图》:“钩陈,后宫也。”《隋书·高祖纪上》:“任掌鉤陈,职司邦政。”清钱谦益《吴祖洲八十序》:“身虽引退,其声光气象尤映望于钩陈阁道之间。”3、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北史·艺术传下·何稠》:“帝復令稠造戎车万乘,鉤陈八百连。”《隋书·礼仪志七》:“八年征辽,又造鉤陈,以木板连如帐子。”《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则有大驾法从之盛,御殿则有鉤陈羽卫之严。”

周卫: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2、防卫。《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衞。”吕向注:“周衞,谓防衞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局拘律树林》:“是时如来与大众俱,金刚周衞,四天王前导。”3、指禁卫兵士。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衞,设羽旄。”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周衞典军之官,名城御侮之寄,兼是宠数,以畴尔庸。”

旌旄: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汉刘向《说苑·权谋》:“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驂,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唐李频《陕府上姚中丞》诗:“关东领藩镇,闕下授旌旄。”2、泛指旗帜。宋苏辙《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诗:“长恠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清恽敬《新喻县文昌宫碑铭》:“是日肇祀於新宫,牲腯酒馨,旌旄从风。”3、借指官兵。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赋境二十韵》:“秦山当警蹕,汉苑入旌旄。”清吴伟业《避乱》诗之六:“此地村人居,不足容旌旄。”

『钩陈周卫俨旌旄』古诗词出处:

舞马篇(薛曜)

今日百兽先来舞。钩陈周卫俨旌旄,钟鎛陶匏声殷地。承云嘈囋骇日灵,调露铿鈜动天驷。奔尘飞箭若麟螭,蹑景追风忽见知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