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束带趋承明

2024-04-11 18:22:44

『束带趋承明』诗句汉字解释:

束:基本字义1.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之高阁。~手无策。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事情的结末:收~。结~。6.姓,为姓氏的时候,要第三声。山东汶上城东有束姓,音同捆。

带:指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

趋:从走从刍。刍指喂牲口的草,引申为”短而多“意。趋指以”短而多的步子快步走“的意思。

承:从人从双手、奉也。受也。;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明: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与昏暗相对;杔,照也。--《说文》;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明,精白也。--《国语·周语》;视曰明。--《书·洪范》;明则著。--《礼记·中庸》;明星谓之启明。--《尔雅》;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束带趋承明』诗句词语解释:

束带: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刘宝楠正义:“带,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餘年,曾无闻焉。”宋秦观《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带趋祀房,瞽史巫纷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2、泛指装束。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萧队长跟郭白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唐韦应物《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宋司马光《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索超﹞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紫鹃房中搜出两副寳玉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

趋承:1、亦作“趍承”。指就教,接受教益。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2、侍奉;侍候。明张居正《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3、趋附奉承。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迨至政宣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同父挥金如土,毫无恡澁。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4、引申为迎合。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承明:注释(1):指承明庐,汉代是在皇宫任职官员的值班歇宿之处。诗句: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出自:《行香子》苏轼

『束带趋承明』古诗词出处: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王维)

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清晨听银蚪,薄暮辞金马。受辞未尝易,当是方知寡。清范何风流,高文有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