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野老与人争席罢

2024-04-12 15:41:20

『野老与人争席罢』诗句汉字解释:

野: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野,郊外也。--《说文》;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龙战于野。--《易·坤》;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永州之野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光照旷野。--明·魏禧《大铁椎传》

老:从人从毛从匕。言须发变白也。考也。《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形〉一个驼背人,头上有一缕稀疏而定头发垂下来,手持拐杖而行。;(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1.(年岁大)2.(很久以前就存在的)3.(陈旧)4.(原来的)5.(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6.(食物火候大)7.(颜色深)8.[口]9.(老朽;无用)1.(老年人)2.(老子的简称)3.(姓氏)1.(变老)2.[口](指老人死亡)1.(长)2.(经常)3.(很;极)4.[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

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

人:象形字。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的直立动物。人之所以能够鞠躬,是因为内心会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以纵生,贵於横生,故象其上臂下胫。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艸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礼记》人,是以纵向降生于世的(不包括手术型的剖腹产),以此区别于横向降生的动物。这是人与生俱来已具备灵性、具备高等意识的明显特征。人;的含义:哺乳动物的一种,具有道德属性,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1.由森林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智慧动物。2.别人,他人。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人性、丢人,文如其人,名如其人等。4.据研究:人(----拉丁语)字最早的词义是:原始社会聚落首领官衔的称谓。而且佩戴有面具的才是人,而且东西方无异!

争:从爪从又从手。引也。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有坚持义,谓引、使之归於己。

席: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又曾写作蓆”;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觉时之枕席。--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罢:中止某种活动。2.免去,解除3.完了,毕

『野老与人争席罢』诗句词语解释:

野老:1、村野老人。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与人:1、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尹知章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野老与人争席罢』古诗词出处:

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王维)

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