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明诏始端午

2024-04-14 13:58:31

『明诏始端午』诗句汉字解释:

明: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与昏暗相对;杔,照也。--《说文》;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明,精白也。--《国语·周语》;视曰明。--《书·洪范》;明则著。--《礼记·中庸》;明星谓之启明。--《尔雅》;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诏:1.告诉。2.诏书,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

始: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与终相对;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君子慎始。--《礼记·经解》;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端:用手平拿着:端饭;端茶;端勺。2规矩;正:端坐;五官端正;品行不端。;3.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头:发端;开端;顶端。④方面;项目:事端;弊端;变化多端。⑤原因;起因:无端;祸端;借端生事。

午:字义:1.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古同“忤”、“迕”,逆,背。

『明诏始端午』诗句词语解释:

明诏:1、英明的诏示。《史记·苏秦列传》:“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詔。”宋曾巩《进太祖皇帝总序状》:“如赐裁定,使臣获受成法,更去紕繆,存其可采,繫於《太祖本纪》篇末,以为国史书首,以称明詔万分之一,臣不胜大愿。”刘半农《欧洲花园》:“但汝既思归甚切,汝民又念汝勿舍,亦终有归期耳。汝其静俟上帝之明詔。”2、公开宣示。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始端:最接近于源头或起始点的部分

端午: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説《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明诏始端午』古诗词出处:

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储光羲)

下国被天光。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鼓鼙迎爽气,羽籥映新阳。太守即悬圃,淮夷成葆疆。小臣惭下位,拜手颂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