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嶔崎石门状

2024-05-01 07:50:29

『嶔崎石门状』诗句汉字解释:

嶔:嶔 qīn 见“嵚”。 笔画数:15;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41124313534

崎:形容山路不平,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关石和钧。--《国语·周语》

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閠,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门常闭。--《墨子·号令》;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状: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

『嶔崎石门状』诗句词语解释:

嶔崎:1、山势险峻的样子。汉.王延寿〈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岩之嶔崎。」形容人有骨气、品格卓越不凡。宋.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嶔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石门:1、春秋鲁城外门。《论语·宪问》:“子路宿於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2、借指贤者。汉焦赣《易林·革之旅》:“石门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守晨,沮溺耦耕。”3、控制水流的石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灵帝建寧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拜为牙门将,属马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羌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牀,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门状:1、犹拜帖。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古之製字卷纸题名姓,号曰名纸。大中年,薛保逊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名刺门状》:“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唐李德裕为相贵盛,人务加礼,改具衔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唐宋启事用门状,即今士大夫彼此拜謁之名刺也。”2、张帖或挂在大门上的讣告。《天雨花》第三回:“只见纸幡门状高高贴,人人都带白头巾。原来舅爷十一月身故,目今正在七中存。”3、古时拜见上司或访客时所用的名帖。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二.门状》:「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名纸。唐武宗时,李德裕贵盛,百官以旧刺礼轻,至是留具衔侯起居之状,至今贵贱通用,谓之门状。」

『嶔崎石门状』古诗词出处: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韦应物)

群峰列遥天。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閟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