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安居同僧夏

2024-05-02 02:28:09

『安居同僧夏』诗句汉字解释:

安:基本释义1.安稳、安定、安全。2.安逸、安乐。3.安心。4.安放、设置(后起意义)。5.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怎么,哪里。6.养7.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符号。8.问候语。“安”字常用于问候语。通常说的例如“早安”、“午安”、“晚安”。另有“请安”一说。20;5,“安”字当选日本年度汉字。

居:同凥。《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闲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尸”意为“身体不动”,“古”指“古代”。“尸”与“古”联合起来表示“自古以来未曾挪动身体”。居字属于古字族。在古字族里,古字都是声符兼义符。古字族汉字都与“过去的”、“旧时的”之义有关。居的本义是“土著”,引申义为“永住”。可组词为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同:有、两个读音,同意为相同参与聚集之意。在“胡同”一词中,。

僧: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韩愈《山石》

夏: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泛指中国;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安居同僧夏』诗句词语解释:

安居:1、安静、安定地生活。《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汉焦赣《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毋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唐杜甫《惜别送刘仆射判官》诗:“梁公富贵於身疏,号令明白人安居。”《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想,江寧乃金陵古蹟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丽,人物繁华,足可安居,甚是得意。”明刘基《衔泥燕》诗:“借尔华屋好安居,年年垒巢生尔雏。”2、谓居住。3、犹安处。《云笈七籤》卷六十:“譬於器中安物,物假器而居之,畏器之破坏,物乃不得安居。”4、安逸。《逸周书·柔武》:“五曰盘游安居,枝叶维落。”5、佛教语。又称坐夏或坐腊。僧徒每年在雨季三个月内不外出,静心坐禅修学。安居的日期,因各地气候不同,亦不一。晋法显《佛国记》:“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僧。”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安居二时,冬夏三月,远僧有来,近众无闕,法鼓朗嚮,颂偈清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睹货逻国故地》:“而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僧夏:1、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夏,夏腊。唐白居易《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大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终於本院,报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清钱谦益《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世寿七十七,僧夏四十四。”2、本谓僧尼于夏日就禅刹挂单,引申指寺庙。金元好问《宝岩纪行》诗:“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终当丐餘年,奇探尽云岫。”

『安居同僧夏』古诗词出处: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韦应物)

幽林俱避喧。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