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郡国通流水

2024-05-28 11:23:58

『郡国通流水』诗句汉字解释:

郡:1.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2.姓。

国: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在现代,对于“国”的观念是:“国家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在古代把分封给诸候的封地叫“国”,把都城叫“国”;把地域也叫“方”或“国”。从字的源义来看,可以说,古代人民对于“国”的观念的形成,是比较晚的。

通:属于常用字。本意是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到达目的地,又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也指使知道、传达于对方,或了解、懂得,这两种意思具抽象义。通也可以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用作名词;又由道路无阻塞,转指文句通顺,还引申为普遍适用的、贯通的意思;也引申为全部、从头至尾;也可作副词,表示全部、十分。读“”的音时,作量词用,用于文书,表示一份;用于击鼓等行为,表示一阵,一遍。

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称为流。

水: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2,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水,准也。--《说文》;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五行一曰水。--《书·洪范》;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水曰清滌。--《礼记·曲礼》;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郡国通流水』诗句词语解释:

郡国:1、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史记·酷吏列传》:“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餘,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寧见乳虎,无值寧成之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当乾元、广德之间,郡国多事。”清刘逢源《郭泰》诗:“博带雍容七尺身,遨游郡国擅人伦。”

通流:1、指通行。《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江淮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传上·西南夷》:“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2、谓货物流通。《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3、往来走动,交往。吴汝纶《<孔叙仲文集>序》:“梅曾二家宾客相通流。”

流水:1、流动的水;活水。《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宋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碧野《富春江畔》:“这流水是半山‘冰壶洞’的飞瀑渗入山脚的‘双龙洞’,汇成深潭,然后由‘双龙洞’石潭中流出来,形成了这一条长流不涸的山涧。”2、谓水向低处流逝。《东观汉记·明帝纪》:“十四年,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3、形容流逝的岁月。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史记·货殖列传》:“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子虚子《湘事记》:“人众如蚁附羶,日给饭至四百餘席,无昼夜,流水浮埃,殆同一大剧场。”5、即高山流水,古琴曲名。亦泛指琴曲。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宋范仲淹《明月》诗:“明月照前墀,朱弦奏《流水》。”《瓯北诗话》卷十引清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絶调,朱弦三嘆有餘音。”6、京剧的一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一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7、指商店的销货金额。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流水收簿》:“流水者,按日挨登如流水之盈科渐进也。”如:今天店里做了五千元的流水。

『郡国通流水』古诗词出处: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钱起)

离别任经年。郡国通流水,云霞共远天。行春莺几啭,迟客月频圆。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愿征黄霸入,相见玉

郡国通流水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