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尝闻偃甲兵

2024-05-28 18:16:25

『尝闻偃甲兵』诗句汉字解释:

尝:本义是用口舌辨别滋味,引申为吃、食用、试探。还由吃、食用一义引申为经历、经受,由此虚化为时间副词,表示曾经义。

闻:本义为听到、听见。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闻名,并由此引申为名声。另外闻也指听到的东西,主要指知识,也指传闻、事迹,用作名词。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偃:1.仰面倒下;放倒2.停止

甲:是我国汉字共5笔,是独体字。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甲的含义很多,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居第一位,表示测量田地面积的单位,同时还是姓氏名。

兵: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兵,械也。--《说文》;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离为戈兵。--《易·说卦》;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尝闻偃甲兵』诗句词语解释:

偃甲: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晋书·苻坚载记》:“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2、指埋伏兵士。《陈书·陆子隆传》:“子隆设伏於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

甲兵:1、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韩非子·十过》:“城廓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清史稿·郑献亲王齐尔哈朗传》:“我国肇兴,治弓矢,缮甲兵,视将士若赤子,故人争效死,每战必克。”2、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荀子·王制》:“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南史·傅昭传》:“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唐高蟾《宋汴道中》诗:“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门幕中果伏有甲兵。”3、指战争;战乱。《左传·哀公十一年》:“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汉袁康《越绝书·内传陈成恒》:“其君愚而不仁,其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有恶闻甲兵之心。”唐杜甫《夜》诗之二:“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宋陈与义《夜赋》:“腐儒忧平世,况復值甲兵。”元萨都剌《过居庸关》诗:“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明郑善夫《秋夜》诗:“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4、清代旗兵的一等兵。《清会典事例·兵部三·官制》:“又由驍骑校内,每翼派委虚衔防御一员,章京一员,并由甲兵内派委外官二名。”

『尝闻偃甲兵』古诗词出处:

送张中丞赴桂州(钱起)

夙仰敦诗礼,尝闻偃甲兵。戍楼云外静,讼阁竹间清。化伫还珠美,心将片玉贞。寇恂朝望重,计日谒承明。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