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平芜霁色寒城下

2024-05-31 09:38:10

『平芜霁色寒城下』诗句汉字解释:

平: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均等:~大雪纷飞。抱打不~。公~合理。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安定、安静:~安。~服。5、治理,镇压:~定。6、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和好、讲和:“宋人及楚人~”。8、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往常,一向:~生(.从来;.终身)。~素。;0、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姓。;2、〔~假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3、古同“评”,评议。

芜:形声。从苃,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田甚芜,仓甚虚。--《老子》;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园将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芜荒(荒芜);芜绝(荒芜断绝);芜蔓(荒芜;荒凉);芜废(荒废);芜荟(荒芜);芜蒌(野草);芜旷(犹荒芜;杂乱;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霁:1.雨后或雪后转晴2.怒气消散

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寒:会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寒,冻也。--《说文》;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乾为寒。--《易·说卦》;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城: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城,所以盛民也。--《说文》;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下:1.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反:~面,山~。2.由高处到低处:~山,~楼。3.方面,方位:两~里都同意。4.减除。5.用:~功夫。6.攻克,攻陷:连~数城。7.退让。8.用在名词后面。9.用在动词后面。;0.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十几~。1.(动物)生产:猫~小猫了。;2.少于某次数:不~三百人。

『平芜霁色寒城下』诗句词语解释:

平芜:1、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唐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明许承钦《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清龚自珍《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郭沫若《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霁色:1、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泠。”宋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前年腊归三见白,霽色岭上班班留。”郁达夫《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两绝》之二:“归帆淼淼拥云烟,江上朝来霽色鲜。”2、温和的脸色。明刘若愚《酌中志·恭纪今上瑞徵》:“然圣心俭素不尚此,勉以霽色俯纳耳。”

寒城:1、寒天的城池。《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吕延济注:“秋气寒而登城上,故云寒城。”唐范荣《测景台赋》:“高阜荒凉,寒城芜翳。”明何景明《侯郎中刘主事见过对菊》诗:“天涯一杯酒,今夕对寒城。”清曹贞吉《扫花游·春雪》词:“漫凭竚,听寒城数声譙鼓。”

城下:注释(1):郊野。诗句: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出自:《营州歌》高适

『平芜霁色寒城下』古诗词出处:

别孟都督(韩翃)

平芜霁色寒城下,美酒百壶争劝把。连呼宝剑锐头儿,少驻金羁大头马。一饮留欢分有馀,寸心怀思复何如

平芜霁色寒城下相关的名字:

出自『别孟都督』的句子:

  • 平芜霁色寒城下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