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五湖长路少

2024-06-14 07:11:31

『五湖长路少』诗句汉字解释:

五:数名。四加一或一加四所得。五的大写是伍。

湖: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湖泊,积水的大泊;湖,大陂也。--《说文》;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长:常作为几何概念,又称长度,用来描述物体的横向延伸的程度或者时间的延伸。在围棋中也有长这个术语,表示双方棋子紧贴着向同一方向行棋,先前的一方,棋子始终高出对方一头。亦可念作,表示生长,成长。

路: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路,道也。--《说文》;路,途也。--《尔雅》;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艮为径路。--《易·说卦》;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少:少”有两个读音。有多种意思,例如数量少、亏欠,还有少年、年轻、丢等。

『五湖长路少』诗句词语解释:

五湖: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藪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於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江赋〉》:“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祐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4)太湖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2、江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索隐:“五湖者,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王勃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洞庭一也,青草二也,鄱阳三也,彭蠡四也,太湖五也。”洮滆,今江苏长荡湖、西滆湖。彭蠡,今鄱阳湖。青草,今洞庭湖东南部。3、指洞庭湖。唐杜甫《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朱鹤龄注:“雁至衡阳则回。此五湖当指洞庭湖言。”4、近代称华中、华东五大著名湖泊。即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5、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晋葛洪《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商洛,俯泛五湖,追巢父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唐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清李渔《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三湘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

长路:1、远路。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途间一人头戴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

『五湖长路少』古诗词出处:

送宁国夏侯丞(卢纶)

秋云似白波。五湖长路少,九派乱山多。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怃然饯离阻,年鬓两蹉跎。

五湖长路少相关的名字:

出自『送宁国夏侯丞』的句子:

  • 楚国青芜上
  • 秋云似白波
  • 五湖长路少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