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三时孝养荣

2024-07-03 14:19:19

『三时孝养荣』诗句汉字解释:

三: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时期)。

时:四时也。从日寺声。旹,古文时从之日。四时也。本春秋冬夏之称。引申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释诂曰。时,是也。此时之本义。言时则无有不是者也。广雅曰。时,伺也。此引申之义。如不能辰夜,远犹辰告传皆云辰时也是也。表示时间,年代、时期,当前的、现在的,季节等含义;又是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旧时的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另外,时还是一姓氏(青岛即墨、日照读)。

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礼·祭统》;形声。从爻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并尊敬父母。;读作。本意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因此孝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养:本义:抚育,供给生活品。衍义:引申指“饲养动物,培植花草”。

荣: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荣,桐木也。--《说文》;荣,桐木。--《尔雅》。注即梧桐。”;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尔雅》;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又如荣悴(草木的开花与凋萎);荣年(百花争艳的季节);荣色(花的色彩;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注屋翼也。”;暴于南荣。--《上林赋》

『三时孝养荣』诗句词语解释:

三时: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注:“三时,春、夏、秋。”唐元稹《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2、夏至后半个月。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明周之玙《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3、早、午、晚。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时鐘磬,宛如梵宫。”清龚自珍《尊隐》:“日有三时,一曰蚤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唐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佛灭度后,法有三时,谓正、像、末。具行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餘,名为末法。”

孝养:1、竭尽孝忱奉养父母。《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孔传:“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汉书·文帝纪》:“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明杨慎《丁丑封事》:“两宫之孝养在陛下,臣民之覆庇在陛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养女儿一场,不曾得我一日孝养。”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其旨趣,则教之以治家琐务,处事大纲,巨如政治伦常,细至饮食服用,上而孝养奉亲,下若义方教子,示以陈迹,动其兴盛。”

『三时孝养荣』古诗词出处: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韩愈)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威仪备

出自『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的句子:

  • 一纪尊名正
  • 三时孝养荣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