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夜听竹枝愁

2024-07-10 19:11:44

『夜听竹枝愁』诗句汉字解释:

夜: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夜,暮也。--《广雅》;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夜者阴。--《周髀算经》;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听:从耳从壬(,廷声)从悳。〈动〉;形声。本字从耳从悳,,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听,聆也。——《说文》听,形声。本字从旟,?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竹: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枝:主干上分出的茎条,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愁: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愁,忧也。--《说文》;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见善愀然。--《荀子·脩身》;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夜听竹枝愁』诗句词语解释:

竹枝:1、竹子的小枝。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诗:“盪桨巴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羌笛。”宋范成大《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金陵纪青……女名映淮,字阿男,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3、竹枝,词牌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以皇甫松词《竹枝·芙蓉并蒂》为正体,单调十四字,两句两平韵。另有单调十四字,两句两仄韵和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的两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等。

『夜听竹枝愁』古诗词出处:

曲江感秋二首(白居易)

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销沉昔意气,改换旧

夜听竹枝愁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