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灭迹是非间

2024-07-17 15:14:20

『灭迹是非间』诗句汉字解释:

灭:形声。从水,威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灭,尽也。--《说文》;灭,绝也。--《尔雅·释诂》;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迹:出自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是: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对的,正确的;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

非:像鸟的翅膀左右展开,相背的样子。引申为“相背”、与是相背,不是也。〈动〉;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非,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表示否定的一个词语。有时表示超乎寻常。也是一种逻辑算法,常在计算机中以“非门”或“二极管”的形式存在。表示为:。

间:参与;由于缝隙的距离都十分短近,因此又引申为抄近路;由缝隙、间隙引申为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嫌隙、隔阂等

『灭迹是非间』诗句词语解释:

灭迹:1、亦作“灭跡”。消灭痕迹或踪迹。《战国策·齐策三》:“苏秦恐君之知之,故多割楚以灭迹也。”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跡扫尘,斩其梟帅。”三国魏嵇康《家诫》:“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迹也。”2、从世俗社会中消失行迹。谓退隐。三国魏曹植《潜志赋》:“退隐身以灭迹,进出世而取荣。”明高启《树屋佣赞》:“当是时,申屠子龙灭迹芒碭之间,以树为屋,自同佣人。”清顾炎武《哭杨主事廷枢》诗:“灭跡遂躬耕,犹为义声唱。”3、犹绝迹。陈毅《初游青岛》诗:“一切寄生虫,灭迹不待言。”4、见“灭迹”。

是非: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晋陶潜《拟挽歌辞》之一:“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觉?”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2、指辨别是非。《孟子·公孙丑上》:“无是非之心,非人也。”3、褒贬;评论。《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我避不的人耻笑,人是非。”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4、指是非的标准。唐刘禹锡《天论中》:“是非存焉,虽在野,人理胜也。”宋苏轼《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閒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臣以为泄皋大夫太没有是非了。”5、纠纷;口舌。《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老舍《四世同堂》六五:“好家伙,再招出一场是非来,我非死在狱里不可!”6、指错事。《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我为下甚么是非,作下甚么歹来,如何平空打发我出去。”

非间:1、非难,有异议。《汉书·刘歆传》:“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论语·先进》“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何晏集解引三国魏陈群曰:“言子騫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间之言。”

『灭迹是非间』古诗词出处:

松斋偶兴(白居易)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出自『松斋偶兴』的句子:

  • 置心思虑外
  • 灭迹是非间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