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因循涉四年

2024-07-21 16:14:53

『因循涉四年』诗句汉字解释:

因:从囗从大。就也。能大者,众围就之也,就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阯。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徐锴曰》《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左传》曰。植有礼。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论语》。因不失其亲。谓所就者不失其亲。因,原指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也可解释为理由。引申为依,顺着,沿袭等动作。业因果报,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循:古同“巡”,巡行,循遵守,依照沿袭,安抚。

涉:字是个会意字,从水步,是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是趟水过河。

四: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阴数次三也。--《玉篇》;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光被四表。--《书·尧典》;闰月定四时成岁。;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年在古代汉民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因循涉四年』诗句词语解释:

因循:1、迟延拖拉,因循坐误《文子·自然》:“王道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任下,责成而不劳。”《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张守节正义:“任自然也。”2、轻率;随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后汉书·梁统传》:“宣帝聪明正直,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因循先典,天下称理。”《北齐书·文宣帝纪论》:“显祖因循鸿业,内外协从,自朝及野,羣心属望。”3、保守;守旧。宋司马光《学士院试李清臣等策问》:“庸人之情,喜因循而惮改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4、疏懒;怠惰;闲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尔。”宋苏轼《与朱康叔书》:“因循稍疎上问,不审近日尊候何如?”宋徐度《却扫编》卷中:“人情乐因循,一放过,则不復省矣。”5、轻率;随随便便。《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濮阳之日为因循,用却百金忙买得,不曾子细问根由。”《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供养十方菩萨,且要饮饌精珍……如斯不敢因循,毕竟一生供养。”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唐上》:“凡唐人诗引韵旁出……必东冬、真文次序鳞比,则无远借者,然盛唐絶少,初学当戒,毋得因循。”6、流连;徘徊不去。唐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二二:“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前蜀韦庄《出关》诗:“马嘶烟岸柳阴斜,东去关山路转赊。到处因循缘嗜酒,一生惆悵为判花。”清姚世钧《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东风吹我来饶州,因循又作两日留。”清陈维崧《花心动·访寒松上人不遇》词:“竹院因循,水郭迟回。”7、引申指飘泊。宋柳永《浪淘沙慢》词:“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宋陆游《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8、犹豫。《旧唐书·高骈传》:“既知历数犹在,謳謡未移,则怀拗怒之臣,贮救难除奸之志,便须果决,安可因循!”《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右司諫陈岢上书请战,其略曰:‘今日之事,皆由陛下不断,将相怯懦,若因循不决,一旦无如之何,恐君臣相对涕泣而已。’”9、延宕;拖延。宋司马光《答胡寺丞书》:“京师日困俗事,因循逾年,尚未报谢。”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一折:“你可也莫因循,休迟慢,天色儿真然向晚。”清宋琬《一剪梅》词:“因循何日赋《归田》?説道今年,又早明年,故园消息思茫然。”

『因循涉四年』古诗词出处:

七年春题府厅(白居易)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出自『七年春题府厅』的句子:

  • 潦倒守三川
  • 因循涉四年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