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曾讼石中书

2024-08-19 23:14:11

『曾讼石中书』诗句汉字解释:

曾:一般是指曾经,过往。也可以用作姓氏。

讼: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说文》;讼不亲也。--《易·杂卦》;饮食必有讼。--《易·序卦》;会礼之家,名为聚讼。--《后汉书·曹褒传》;又如聚颂纷纭;讼辩(争辩);讼斗(争斗);讼怨(争吵怨恨);讼直(申辩是非曲直);讼争(争辩,争吵);讼罪(争辩无罪);讼曲(争论是非曲直;打官司;讼,《六书故》争曲直于官有司也。--《正字通》;争罪曰狱,争财曰讼。--《周礼·地官》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关石和钧。--《国语·周语》

中:单一结构造字法:指事简体

书: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書,著也。--《说文》。

『曾讼石中书』诗句词语解释:

中书: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颜师古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詔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李贤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裴松之注引《吴历》:“亮数出中书视孙权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復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宋史·叶清臣传》:“陛下欲息奔竞,此繫中书。若宰相裁抑奔竞之流,则风俗惇厚,人知止足。”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他就凑了千把银子,捐了个内阁中书。”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唐白居易《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文潞公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荆公行至题下。”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早拜中书事祖龙,江淹亲向梦中逢。”参见“中书君”。

『曾讼石中书』古诗词出处:

李给事中敏二首(杜牧)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曾讼石中书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