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邑里出王公

2024-09-02 04:10:55

『邑里出王公』诗句汉字解释:

邑:表城邑。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城市,都城,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闷不安。

里: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语尾助词、量词等词性,含义丰富。

出: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去。2.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离开:~发。~轨。~嫁。4.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发生:~事。6.显露:~现。~名。7.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来到:~席。~勤。9.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语~《孟子》。;0.显得量多:这米~饭。1.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2.传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3.修成正果:~师。

王: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王,天子也。--《释名》

公:从八从厶。平分也。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字义: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2.共同的,承认的国家,社会,大众,全世界。3.让大家知道。4.封建制度最高爵位。5.敬辞,尊称男子。6.雄性的。7.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8.姓。

『邑里出王公』诗句词语解释:

邑里:1、乡里。《墨子·尚贤中》:“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宋陈师道《<茶经>序》:“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於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清俞蛟《梦厂杂著·李少白传》:“李杜,字少白,与余同邑里。”2、指乡里的人民。《吕氏春秋·诬徒》:“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慙於知友邑里。”《后汉书·朱暉传》:“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清归庄《噫嘻》诗之二:“虏方逼断髮,邑里尽夷蛮。”3、乡贯;籍贯。唐刘知几《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清陈鳣《对策》卷二:“其所叙邑里世系,又详且悉矣。”

王公:1、天子与诸侯。《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郑玄注:“天子,诸侯。”《国语·周语中》:“王公立飫,则有房烝。”韦昭注:“王,王子;公,诸侯也。”2、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清凌扬藻《蠡勺编·印章》:“迨时易代迁,即王公将帅之章,得其文者,或未注视。”3、犹王事。指文王的功业。公,通“功”。《诗·大雅·文王有声》:“王公伊濯,维丰之垣。”郑玄注:“公,事也。”朱熹集传:“公,功也。王之功所以著明者,以其能筑此丰之垣故尔。”4、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蔡先生确非满清王公,但现在是否主持打拳,我实不得而知。”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邑里出王公』古诗词出处: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无可)

封疆亲日月,邑里出王公。逐盗千门启,兴祥五稼丰。胥徒迎晓集,赋税共秋终。条教关天道,歌谣入圣聪。土膏寒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