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兵阻尺书传

2024-09-15 07:01:05

『兵阻尺书传』诗句汉字解释:

兵: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兵,械也。--《说文》;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离为戈兵。--《易·说卦》;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阻:⑵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隘,可伏兵”。⑶拦挡:~挡。~隔。~拦。~力。~挠。梗~。劝~。~击。~抑。~滞。~难。~塞。⑷艰难:道~且长。

尺: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量词。长度单位;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书: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書,著也。--《说文》。

传:从人从専(从叀从寸)。専为专的本字。専,上叀下寸,意为掌握纺织操作能力。传,是掌握制作操作能力的人。;。作“”时,是一种文体格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兵阻尺书传』诗句词语解释:

尺书: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李善注引刘向《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2、指书信。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唐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漳河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郁达夫《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苏玉局,尺书烦寄谢公墩。”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高帝,尺书屡发。”宋陈善《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明宋濂《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书传:1、著作;典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成岫,字云友,钱塘人,略涉书传。手谈齿句,鬭茗弹丝,并皆精妙。”2、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明刘三吾等撰有《书传会选》、胡广等撰有《书传大全》。3、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诗:“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兵阻尺书传』古诗词出处:

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贾岛)

镊撏白发断,兵阻尺书传。避路来华省,抄诗上彩笺。高斋久不到,犹喜未经年。

兵阻尺书传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