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鼓吹威夷狄

2024-03-21 14:19:07

『鼓吹威夷狄』诗句汉字解释:

鼓: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吹: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吹,嘘也。--《说文》;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气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网(吹气于网中,欲使之鼓满);吹吁(吹气和哈气;刮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又如风一阵阵地吹;暴风吹得船搁浅了;吹云(吹起云气;鼓的别称;引申为吹奏乐器;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威:威力;威风;威,畏也。--《说文》;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之威。;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为敛威去。--《明史》

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东方之人。即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西南僰人,焦侥从人。葢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从弓者,肃慎氏贡楛矢石砮之类也。

狄:1.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2.姓。

『鼓吹威夷狄』诗句词语解释:

鼓吹:1、即鼓吹乐。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短簫鐃歌,军乐也。黄帝使岐伯所作也。所以建武扬德,风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羣臣。短簫鐃歌,鼓吹一章耳,亦以赐有功诸侯。”南朝梁沉约《梁鼓吹曲十二首》诗序:“鼓吹,宋齐并用汉曲,又克庭用十六曲,梁祖乃去四曲,合日时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宋姜夔《圣宋铙歌鼓吹曲十四首》诗序:“臣闻鐃歌者,汉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明杨慎《升庵诗话·方泽杜常》:“观者不知其误,何耶?《鼓吹》之选,皆晚唐之最下者。”参阅《宋书·乐志一》。2、演奏乐曲。《东观汉记·段熲传》:“熲乘轻车,介士鼓吹。”唐沉亚之《湘中怨解》:“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娥眉。”清李渔《奈何天·助边》:“内鼓吹开门介。”3、演奏乐曲的乐队。《后汉书·杨震传》:“及葬,又使侍御史持节送丧,兰臺令史十人,发羽林骑轻车介士,前后部鼓吹,又勑驃骑将军官属司空法驾,送至旧塋。”宋司马光《论董淑妃谥议策礼札子》:“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於妇人。唯唐平阳公主有举兵佐高祖定天下之功,方给鼓吹。”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进春》:“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綵绘按图经製芒神土牛,舁以綵亭,导以仪仗鼓吹。”4、鼓吹声;乐曲声。唐李山甫《陪郑先辈华山罗谷访张隐者》诗:“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清孙枝蔚《水叹》诗之四:“前有达官坐巨艑,鼓吹能使两耳聋。”5、比喻蛙鸣声。唐杨收《咏蛙》:“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復问官私。”元张可久《满庭芳·山居》曲:“尘埃野马,风波海鸥,鼓吹池蛙。”6、谓阐发意义,引申为羽翼,辅佐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刘孝标注:“言此五赋是经典之羽翼。”前蜀韦庄《<又玄集>序》:“此盖诗中鼓吹,名下笙簧。”明吴承恩《贺总制梅林胡公奏捷障词》:“恭惟臺下,政府羽仪,儒林鼓吹,巖廊柱石,宇庙津梁。”7、宣扬;宣传。唐杜甫《进<雕赋>表》:“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至於沉鬱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清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班中脚色,足以鼓吹楚生者,方留之,故班次愈妙。”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鼓吹固然要紧,实行更为要紧;空言鼓吹,尽管起劲,又有何用!”8、吹嘘;吹捧。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序》:“后得于鳞所与殿卿书云:‘姑苏梁生出《巵言》以示,大较俊语辨博,未敢大尽。英雄欺人,所评当代诸家,语如鼓吹,堪以捧腹矣。’”章炳麟《<革命军>序》:“卒其行事,乃相繆戾如彼!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宗国,其次即以身家殉满洲,乐文采者,则相与鼓吹之。”陈毅《鲁南大捷》诗:“快速部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9、引申为捧场,怂恿。孙芋《妇女代表》:“没有你们这帮姑娘们老鼓吹,你嫂子当代表也不能这样心盛。”

威夷:1、陵夷,衰颓。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王略威夷,吴魏同寳。”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晋氏浸弱,宋歷威夷。”2、逶迤。迂远貌。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晋潘岳《西征赋》:“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南朝宋谢灵运《归途赋》:“路威夷而诡状,山侧背而易形。”

夷狄: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2、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唐韩愈《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唐聂夷中《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3、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鼓吹威夷狄』古诗词出处:

送张说巡边(李隆基)

驷马即戎行。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