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浪迹方外

2024-04-24 08:07:15

『浪迹方外』诗句汉字解释:

浪: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风起浪涌。--《世说新语·雅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温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赋》

迹:出自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方: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并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外:有多种意思,与内、里相对应。外边、外因、里应外合、外行。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族、外省。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浪迹方外』诗句词语解释:

浪迹:1、见“浪迹”。2、亦作“浪跡”。到处漫游,行踪不定。《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李善注引晋戴逵《栖林赋》:“浪迹潁湄,栖景箕岑。”宋苏轼《老人行》:“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繫舟。”《孽海花》第十三回:“那位至交,也是当今赫赫有名的直臣,就为妄劾大臣,丢了官儿,自己一气,削髮为僧,浪迹四海。”李瑛《滔滔涅瓦河·寄红场》诗:“是呵,谁知道他明日将要浪迹何方!”3、不拘形迹。《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李善注:“浪,犹放也。”

方外:1、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此居於图东方方外。”2、域外;边远地区。《史记·三王世家》:“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魏书·程骏传》:“今天下虽謐,方外犹虞。”3、京畿之外。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布教都畿,班政方外。”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明肃太后临朝,一日问宰相曰:‘福州陈絳,贜污狼藉,卿等闻否?’王沂公对曰:‘亦颇闻之。’太后曰:‘既闻而不劾,何也?’沂公曰:‘方外之事,须本路监司发擿。’”4、世俗礼法之外。《文子·精诚》:“老子曰:‘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于方外……不拘于世,不繫于俗。’”三国魏曹植《七启》:“俯倚金较,仰抚翠盖。雍容暇豫,娱志方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阮籍)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宋陆游《白发》诗:“平昔乐方外,固与功名疏。”5、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淮南子·俶真训》:“﹝真人﹞骑蜚廉而从敦圄,驰於方外,休乎宇内。”唐权德舆《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诗:“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妾身拟入空门,顿把红妆净洗……敢进斝于舟中,愿缔盟于方外。”6、指方外之人。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顾况志尚疎逸,近于方外。”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南巡盛典》:“学士文人、布衣方外之属,进书献画,望泽希荣。”7、使身外事物合乎规范。《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颖达疏:“‘义以方外’者,用此义事以方正外物。”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浪迹方外』古诗词出处: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李白)

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