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苏李首更号

2024-07-02 19:12:41

『苏李首更号』诗句汉字解释:

苏:形声。从苃,稣声。从苃,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柴草;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须状下垂的饰物;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李: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李,李果也。--《说文》;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秡矣》;(李李花;报之以李。--《诗·大雅·抑》;(李李子;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李李园;狱官。通理;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首:从巛从自。巛象髪,谓之鬊。象发形也。;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象形字,本义指头,脑袋瓜。在句子中有可因词性变化而引申出其它意思,可以作思考,思维方式,想法或是方法来作为新解。

更:形声。从攴,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本义改变;更,改也。--《说文》;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更爵洗。--《仪礼·大射仪》;更皮币。--《礼记·月令》;更姓改物。--《国语·周语》;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更葬也。--《史记·晋世家》;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号: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号,呼也。--《尔雅》;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公号庆郑。--《国语·晋语》;号呼而转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因大号,一墟皆惊。--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阴风怒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号泣载道。--《明史》;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哭而有言;号,痛声也。--《说文》

『苏李首更号』诗句词语解释:

苏李:1、汉苏武与李陵的并称。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语曰‘苏李居前,沉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清周亮工《何省斋太史诗序》:“苏李属和之篇,鲍谢酣吟之响。”2、唐苏味道、李峤及苏颋、李乂的并称。《新唐书·苏味道传》:“苏味道,赵州欒城人。九岁能属辞,与里人李嶠俱以文翰显,时号苏李。”《新唐书·苏颋传》:“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嶠、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頲及乂,何愧前人哉!’”清赵翼《陔馀丛考·苏李》:“汉时苏武、李陵称‘苏李’;唐时苏味道、李嶠亦称‘苏李’;明皇时,苏頲、李乂对掌文翰,明皇亦称为‘苏李’。”

更号:1、更换名号。《史记·晋世家》:“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2、值更巡逻的信号。《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暮,与贼比肩而入,负担巡营,知其虚实,得其更号。”胡三省注:“更号,持更之号。”

『苏李首更号』古诗词出处: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韩愈)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中间数

出自『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的句子:

  • 周诗三百篇
  • 雅丽理训诰
  • 曾经圣人手
  • 议论安敢到
  • 五言出汉时
  • 苏李首更号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