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徒然咨嗟抚遗迹

2024-05-17 11:57:46

『徒然咨嗟抚遗迹』诗句汉字解释:

徒:从辵、土声(并非从彳从走)。步行。〈动〉;形声。从辵,土声。本义:步行)徒,步行也。——《说文》释义有步行、空、白白地、只等意思。在中国古代也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4)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后汉书·朱浮传》:“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晋葛洪《抱朴子·释滞》:“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金王若虚《辨》:“子京於文字,其实处不及古人,而专以易置字语为新,徒劳甚矣。”清陈维崧《望海潮·胥门城楼即伍相国祠展谒》词:“西子笑时,包胥哭后,霸吴入郢徒劳。飒沓响弓刀。”夏衍《秋瑾传》第三幕:“你不必多问,问了也是徒劳!”

然: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度万》记载“所谓天者,言其然物而无胜者也。”陆佃注:“言天者君道也,可天下之物而莫之胜也。”然本义主宰,然物即主宰万物,描述围火烤肉,旁边有犬的状态。故金文“然”犬不在火上而在火旁。

咨:基本字义是:商议,询问;也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如:咨文。或者作为叹气的声音:咨嗟。

嗟:1.叹息;感叹2.文言叹词

抚:慰问:~恤(安慰和周济),~慰,安~,~爱。扶持,保护:~育。~养成人。

遗:的从辵,部首是辶,从贵。基本字义1.丢失2.漏掉3.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4.余,留5.死人留下的6.不自觉地排泄7.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8.抛弃

迹:出自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徒然咨嗟抚遗迹』诗句词语解释:

徒然:1、仅仅如此。《史记·春申君列传》:“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於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2、偶然。谓无因。《后汉书·窦融传》:“毁誉之来,皆不徒然,不可不思。”《南史·王昙首传论》:“王曇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徒然哉!”宋苏轼《石氏画苑记》:“幼安识虑甚远,独口不言耳。今年六十一,状貌如四十许人,须三尺,郁然无一茎白者,此岂徒然者哉。”清宋荦《<明遗民诗>序》:“呜呼!诗必发愤而作,非徒然也。”3、犹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瞻彼景山,徒然望慕。”唐杜荀鹤《乱后宿南陵废寺》诗:“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元赵雍《水调歌头》词:“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於我亦徒然。”《明史·王叔英传》:“生既已矣,未有补於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於后世。”秦牧《<长河浪花集>序》:“徒然感叹往事,无补实际,只好用今后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来补偿过去的不足。”

咨嗟:1、赞叹、叹赏。《楚辞·天问》:“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王逸注:“咨嗟,叹而美之也。”《南史·张绪传》:“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枝……武帝以植於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宋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诗:“李师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王闿运《曾孝子碑文》:“学士大夫高尚其道,负贩佣嫗咨嗟其行。”2、即“叹气”。表示某种感情汉焦赣《易林·离之升》:“车伤牛罢,日暮咨嗟。”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王涣﹞病卒,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数。”明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实》:“是时,高公已居林下,颇为咨嗟,然已无可奈何。”

遗迹:1、亦作“遗跡”。亦作“遗蹟”。指留下的脚印。《晋书·卫恒传》:“邕(蔡邕)作《篆势》曰:‘鸟遗跡,皇頡循。’”唐柳宗元《禅堂》诗:“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周公告诫成王说:‘整顿你的军队,踏着禹的遗迹,走遍天下,直到海外,没有人不降服。’”2、指古代或旧时代的人和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汉王粲《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天资聪朗,才通行絜,昔歷选曹,遗迹可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洹水》:“今池林絶灭,略无遗跡矣。”宋苏轼《渚宫》诗:“谁能为我访遗迹,草中应有湘东碑。”宋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诗:“黄楼未成河已退,空有遗蹟令人看。”元虞集《舒城县学明伦堂记》:“昔贤名人遗蹟,足以风动其人。”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此木殊方不可知,以余所经他处,未有见之者,亦圣贤之遗跡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历法·日圭同异》:“登封县有观象、测景二臺,乃周公营洛邑时,手建遗蹟,其土圭表漏尚存。”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乃遍行营垒,周视所开地道,览战争之遗蹟。”杨朔《永定河纪行》:“在翠微峰下,有一处古代遗迹,题做‘冰川擦痕’。”3、犹遗墨。《北史·崔宏传》:“﹝崔宏﹞尤善草隶,为世摹楷,行押特尽精巧,而不见遗迹。”《南史·陈始兴王伯茂传》:“时军人於丹徒盗发晋郗曇墓,大获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及诸名贤遗跡。”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杜羔﹞忽覩屋柱烟煤之下,见字数行,拂而视之,乃其父遗跡。”宋王谠《唐语林·伤逝》作“遗迹”。宋苏轼《墨宝堂记》:“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跡至多。”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国亡,遗跡悉归上都,流传人间者不过残縑片幅耳。”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七:“唐李石《续博物志》:陶隐居书自奇,世传画板帖及焦山《瘞鹤铭》,皆其遗迹。”4、谓行人遗弃脚印,毫不在意。比喻极端鄙视。《国语·楚语下》:“灵不顾於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韦昭注:“灵王不君,罢弊楚国,三军叛之,如行人之遗弃其迹。”《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不念擕手好,弃我如遗跡。”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捨资财若遗跡。”《北史·隋宗室诸王传论》:“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若遗迹。”5、谓忘乎形迹。《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臺之下,遗跡江湖之上。”李善注:“《庄子》曰:‘鱼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术。’郭象曰:‘各自足,故相忘也。’今引‘江湖’,唯取‘相忘’之义也。”张铣注:“遗跡,谓心相知而跡相忘也。”一本作“遗迹”。6、见“遗迹”。

『徒然咨嗟抚遗迹』古诗词出处:

忆昔行(杜甫)

青兕黄熊啼向我。徒然咨嗟抚遗迹,至今梦想仍犹佐。秘诀隐文须内教,晚岁何功使愿果。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浮早鼓潇湘柁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