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五更又欲向何处

2024-08-27 12:36:48

『五更又欲向何处』诗句汉字解释:

五:数名。四加一或一加四所得。五的大写是伍。

更:形声。从攴,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本义改变;更,改也。--《说文》;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更爵洗。--《仪礼·大射仪》;更皮币。--《礼记·月令》;更姓改物。--《国语·周语》;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更葬也。--《史记·晋世家》;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又: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又,手也,象形。--《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又;复,再,再一次;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衣》;天命不又。--《诗·小雅·小宛》;又命之。--《仪礼·燕礼》;又试之鸡。--《聊斋志异·促织》

欲:从谷从欠。取慕液、虚受之意,同浴。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欲而当於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於理,则为人欲。欲求适可斯已矣,非欲之外有理也。古有欲字,无欲字,後人分别之,制欲字,殊乖古义也。今贪下作欲物也,亦是浅人增字所为。

向:象形。从宀,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繁体字:向曏简介:对着,朝着,与“背”相对:向背、向北。目标,意志所趋:志向。方向。偏袒,袒护:偏向。近,临: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从前:向日。向者。从开始到现在:向例。一向。姓。

何:《说文解字》记载:“何,儋也。从人可声。胡歌切”。本义是担负的意思,现在多作为疑问代词、姓氏出现。

处:(繁体字处)形声。繁体字从虍,从処,処亦声。“処”意为“在茶几旁”。“虍”指虎皮,意为“保护”,引申为“安全”。“虍”与“処”联合起来表示“安享饮食”。本义:安享饮食。转义:安乐窝。

『五更又欲向何处』诗句词语解释:

五更: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三老五更”。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清昭槤《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何处:1、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脩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脩者,何处得来?’”茅盾《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五更又欲向何处』古诗词出处:

留赠畏之(李商隐)

寒暄不道醉如泥。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

up